頂端新聞記者 金艾琳
說到“潤滑”二字,沒有人會不了解它的作用。但提到潤滑的具體領域,許多人依舊會覺得陌生。
在河南鄭州,有這樣一家集中潤滑企業,手握10個全球領先的實驗室,成為首批上榜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深耕一個領域的它們,已經收獲了許多贊譽。不過,它們還想朝著更高的目標邁進。
【深耕集中潤滑,成為首批上榜的潤滑“小巨人”】
2019年,工信部公布首批248家專精特新“小巨人”名單,鄭州奧特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奧特科技”)成為首批上榜的潤滑企業。
如今,“專精特新”成為經濟類熱詞。“專精特新”企業早已成為投資的必爭之地。而早在8年前,奧特科技已經開始走上了“專精特新”之路。
“8年前,我們有幸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澄來到公司指導工作,吳院士叮囑我們專于此道,打造‘專精特新’企業。”奧特科技總經理趙民章告訴頂端新聞記者,在此之后,奧特科技堅持在集中潤滑領域上做專做精,并不斷朝著創新發展的方向邁進。
這些年來,奧特科技的成果頗豐:2015年,奧特科技的風電單線式集中潤滑系統,解決了傳統遞進式集中潤滑系統堵塞的行業難題,降低潤滑系統配套成本;2017年,在德國胡蘇姆國際風能展上,奧特科技帶來的風電自動換油解決方案引發關注;2020年,中國高科技產業研究會通過了奧特科技自主研發的“風力發電機組軸承自動換脂系統”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科技成果評價;2022年,升級版AT3000智能潤滑系統讓港口設備智能健康運轉……
頂端新聞記者了解到,這家成立了18年的企業,截至2022年底,已申報國內外專利260余項。
創新的根本在于人,奧特科技業深知這一點。在此之前,奧特科技開始尋求與清華大學、河南科技大學、華北水利水電學院、中原工學院、國家科研所等高校和院所建立了合作關系,共同進行科技項目的開發研制,將產學研進行到底。
趙民章提到,經過技術研發和產品升級,奧特的產品應用于風力發電、商用車、工程機械等多個領域,遍布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
此外,奧特的合作伙伴也堪稱“豪華”。三一集團、徐工集團、明陽智能、中國中車、中國重汽、宇通客車、德國舍弗勒等在內的國內外企業,都是它的合作伙伴。
【集中潤滑領域的領跑者,也是實驗室“大戶”】
潤滑幾乎無處不在。無論任何設備,有運動的地方就有摩擦,有摩擦的地方就有潤滑。
不過,潤滑行業當中的細分領域并不是全部為人熟知。比如集中潤滑,廣泛的定義是把需要潤滑部位比較多的工位集中起來供油,并達到精益潤滑的方法。
而奧特科技,則是把集中潤滑做到了接近“天花板”的程度。據趙民章介紹,當前,奧特科技集中潤滑產品在國內車輛集中潤滑市場占比已超50%。
在高占有率背后,奧特科技則擁有強大的科技儲備作為支撐。
在鄭州奧特科技檢測中心,設有包括電子材料檢測室、電氣實驗室在內的10個集中潤滑領域行業領先實驗室。這些實驗室,通過了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的認可。
“無論是完備程度,還是創新能力,奧特的實驗室都是全球一流的。”頂端新聞記者了解到,國外潤滑專家來到奧特科技參觀時,也對趙民章稱贊起了實驗室。
【智慧潤滑成為未來發展趨勢】
如同潤滑一樣,在趙民章眼中,設備健康管理無處不在,看似事情很小,但是在工業4.0時代背景下,做好設備健康管理,才能夠找到企業新的增長點。
隨著裝備制造領域數字化、智能化的趨勢不斷擴大,以科學的管理模式、先進的技術手段實現“設備綜合效率和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的理念,將會備受關注。
趙民章表示,集中潤滑對機械設備健康管理有重要意義。對于未來的潤滑領域的發展,他認為,智能潤滑是一種必然的發展趨勢。
他對智能潤滑則進行了闡釋。智能潤滑是嫁接大數據、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成果。相比于傳統的手工潤滑以及后來的自動潤滑,智能潤滑可以促使設備的不同潤滑部位達到相應最佳狀態,并對設備進行監控和全面管理。
不過,奧特科技的智能潤滑并非紙上談兵。頂端新聞頂端新聞記者了解到,奧特科技在2022年對港口機械集中“分散設備”進行智能潤滑管理。
相比于傳統的集中潤滑只能實現定時定量潤滑,無法及時感知軸承潤滑狀態。奧特科技的港口智能潤滑系統集成了移動互聯網技術、大數據處理技術,可以逐點供油,并能實時監測軸承振動。
“這是一種大勢所趨,各行各業未來都會使用更加智能化的潤滑。”趙民章說。
更多內容,看相關專題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