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第25屆上海國際生物技術與醫藥研討會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正式開幕。本屆研討會以“發揮創新策源優勢,打造研發經濟高地”為主題,聚焦當下生物醫藥細胞和基因治療、合成生物學等前沿熱點,將進行為期三天的專家研討,思想碰撞。

今年恰逢論壇成立25周年。二十多年前的上海,確立了張江高科技園區作為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重要“示范”園區。為進一步提升創新策源力,增強國際合作與交流,醫產學研界逐漸達成共識:唯有加強對話,才能突破創新困境,跑出創新加速度。在這樣的背景下,Bio-Forum應運而生,從首屆大會直至今天,始終關注前沿話題,促交流、謀創新和推發展是不變的主線。二十五年來,通過思想的深度碰撞、產業鏈的多維交流,大會已成為推動上海生物醫藥科技發展的“蓄水池”,不斷為上海生物醫藥產業注入新的創新動能。
未來兩天,研討會將密集舉行14場分論壇。其中既有圍繞產業前沿熱點的“細胞治療前沿技術與應用”“合成生物學創新應用”“基因治療技術與藥物研發”等分論壇;也有關注產業發展關鍵的“人類遺傳資源與生物安全”“中國生物藥企業出海的機遇與挑戰”“藥品監管政策改革與創新”等分論壇。





細胞與基因治療(Cell and Gene Therapy, CGT)成為當前生物醫藥產業新風口。數據顯示,預計到2025年,每年將會有10-20個細胞與基因治療藥物獲批上市,同期,全球會有70-90個CGT藥物獲批上市。這也就意味著未來3年有望迎來CGT藥物進入大規模上市期。

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教授董晨在演講中介紹了免疫學從基礎研究轉化到臨床問題解決的新方法。據了解,2021年銷售的前十名藥物其中有7個和免疫學相關。T細胞在人體免疫系統中起到重要作用,是免疫失衡引起的疾病治療中重要的靶標細胞。當前,免疫治療已經成為癌癥治療的重要手段,如TIL(腫瘤浸潤細胞)療法、Car-T療法,以及治療黑色素瘤的PD-1。
與此同時,董晨也指出免疫檢查點治療的挑戰,包括免疫副作用、反應率低、T細胞耗竭。面對這些挑戰,他表示,需要業界專家繼續提高其他免疫檢查點和T細胞耗竭分子機制的研究與認識。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生物制品檢定首席專家王軍志指出,藥品監管科學與生物醫藥的轉化密切相關,隨著新技術新產品的不斷出現,對藥品監管科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針對不斷出現的創新產品,需要前瞻性地開發新技術、新方法、新工具和新標準,以評價產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推動創新產品快速轉化。藥品監管科學不僅關注具體創新品種,還要針對藥品評價所涉及的共性技術難題開展研究,提升藥品監管科學研究水平,助力產業發展。此外,需要借助WHO生物制品標準化和評價合作中心等技術平臺,加強藥品監管科學研究國際合作,更多地參與和主導藥品國際技術指南和標準的制修訂。
生物醫藥產業是上海三大先導產業之一,在細胞與基因治療領域處于全國領先地位。尤其是浦東,已經成為細胞治療領域全國企業最集聚、產業鏈最完整、研發管線最多、研發進展最快的地區。這里誕生了中國首個獲批上市的細胞治療類產品阿基侖賽注射液,中國首個獲批為1類生物制品的CAR-T產品瑞基奧侖賽注射液,以及我國首個自主研發的腫瘤免疫治療藥物PD-1單抗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
去年,《浦東新區促進細胞和基因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發布,浦東將打造比肩國際的細胞和基因產業地標,為建設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提供更加有力的戰略支撐。到2025年,新增創新產品4-5個,其中1-2個進入國際主流市場。



當天《2023醫療設備品牌影響力排行榜(上海地區)》正式出爐,這也是上海首次發布醫療設備品牌影響力相關榜單。聯影、邁瑞等國產醫療設備品牌與西門子、通用電氣等國際品牌名列各細分領域前茅。(榜單詳見文末)
上海醫療需求量大,醫療水平較高,醫療設備市場具有國際化特征,在全國具有引領性。本次榜單的數據收集和評審專家都是以上海地區為主,品牌影響力排行榜的推出,再次體現出上海醫療技術領先的優勢,發揮上海在醫療行業的引領作用。
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幾年上海醫療器械創新產品不斷涌現。2021至2022年,艾普強、紐脈醫療、聯影智能、微創電生理、艾康特醫療、申淇醫療等公司的26個產品進入國家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通道,占全國23%。
上海市獲批上市的III類醫療器械290件;以聯影和微創為代表的一批創新企業在新產品的研發上不斷取得突破。如聯影醫療的5.0T磁共振成像系統、微創醫療機器人的腹腔內窺鏡手術系統、安翰醫療的消化道振動膠囊系、艾普強的國產首臺質子治療系統等。2023年,微創旋律、以心醫療等公司的7個產品已進入國家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通道,占全國20.6%。
上海醫療設備器械管理質控中心主任李斌表示,通過此次制榜各方數據的采集、綜合評價后發現,國產品牌已在多個領域取得相當優勢,例如聯影在CT、MR和核醫學領域嶄露優勢,邁瑞在監護領域表現出了王者風范等等。與2007年首次售后服務滿意度評比時第一和第二名均為進口品牌的局面相比,12個類別排名第一的國產品牌已經占到1/3,這些表現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國產品牌已經是今非昔比。
醫療設備是一個高科技、高要求、技術分類復雜的細分領域,主要面向醫療機構,單品種容量不大,高度的全球化和專業化。而上海醫療設備市場,大部分的裝備來自美歐日等發達國家,高端醫療設備主要依賴進口,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因此針對醫療設備售后服務、品牌競爭力等的評價,只能通過具有科學性和權威性的第三方機構。
據了解,《2023醫療設備品牌影響力排行榜(上海地區)》是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醫學裝備與技術研究院主辦,依托上海市醫療設備器械管理質控中心歷年上海地區120家醫院設備管理與售后服務滿意度調查數據庫,對各品牌進行客觀、公正的綜合評價,并對評價結果進行排序,形成的國內首創的醫療設備品牌影響力排行榜。
第13屆上海醫療設備與生物技術展覽會同期舉行。原能細胞、微創心脈、奧浦邁、芯超生物等多家浦東生物醫藥領域企業亮相該展覽會。













文字丨樹丫兒
美編丨小H
投稿郵箱丨pdst806@126.com